|
|
|
甚麼是家庭暴力? |
|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親密伴侶及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其中施虐者透過個人的權力和地位做出各種以操控對方為目的的行為,包括身體虐待、精神凌辱、性虐待、社交孤立、經濟封鎖及恐嚇等。
家庭暴力是刑事的罪行,犯罪者可被檢控。受害人可向社工尋求協助及使用法律來保障個人安全/權利或介入施虐者的行為。 |
|
家庭暴力問題會否隨著時間而得到改善? |
|
家庭暴力與多項危機因素有關,其中包括:
1.家庭背景 (任何一名家庭成員出現以下一項或以上的情況)
殘障 / 新移民 / 精神病 / 長期病患 / 領取綜援
2.伴侶背景 (伴侶其中一方出現以下一項或以上的情況)
伴侶年齡差距10年或以上 / 分開生活 / 欠債 / 賭博 / 懷孕
3.施虐者背景
童年遭遇虐待或疏忽照顧 / 目睹父母暴力行為 / 刑事紀錄 / 遭遇性虐待
曾經使用暴力 / 失業 / 低自尊 / 認同暴力 / 憤怒控制力弱 / 面對壓力 / 要面子
低社會期許 / 妒忌 / 負面歸因 / 推卸責任 / 操控 / 被關係困擾 / 缺乏支援
家族影響 / 姻親關係衝突 / 自殺念頭 / 酗酒 / 濫藥 / 抑鬱病徵 /人格分裂 危機因素增加發生家庭暴力的機會,但並非直接導致家庭暴力的原因。從上述「家庭暴力」的定義來看,暴力行為很多時是因為施虐者想控制對方而導致出現的。當家庭暴力發生之後,假如危機因素得不到適當的處理,問題和衝突只會不斷累積,即使當中曾出現歉疚甚至忍耐,這些對解決問題並沒有幫助,反而令雙方的關係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家庭暴力持續越久越有可能變得頻密和嚴重,長遠嚴重破壞伴侶及家庭的關係,受害者甚至可能有性命危險。
任何人士遇到家庭暴力,為了個人和家庭著想,請正視問題,儘快尋求社工的幫助。 |
|
我覺得留在家中並不安全,我可以怎麼辦? |
|
本港目前有5間婦女庇護中心(保良局昕妍居、保良局維安中心、保良局曉妍居、和諧之家、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恬寧居)、1間危機介入支援中心(東華三院芷若園) 及1間家庭危機支援中心 (明愛向晴軒),分別為遭遇家庭暴力或面對家庭危機的人士提供短暫安全的住宿及支援服務。有需要的人士,可以致電各中心24小時熱線。 |
|
成人經歷創傷事件後有甚麼心理反應? |
|
1. 意外或受襲的情景不斷在腦海中浮現,即使當事人或目擊者本身並不希望想到這些事情。某些畫面亦會在夢境中出現,以致當事人或目擊者時常發惡夢。
當事人或目擊者亦可能會不自覺地出現一些情緒反應,例如在面對或接觸與意外或襲擊相關的事物時感到不安,猶如再一次經歷創傷事件一樣。
2. 迴避一些容易聯想起創傷事件的事物,如相關地點、話題、活動、物件等。
當事人或目擊者即使知道襲擊者已離開,可能仍會害怕接近某些與意外或襲擊相關的地方。 有些則會迴避相關物件如利器、家庭用品等,不願意接觸新聞報導,甚至不願意走出屋外。當事人或目擊者亦可能有麻木的反應,或封鎖對有關事物的記憶等。
3. 出現精神緊張和過敏的身心狀況,如容易受到驚嚇、覺得不安、警覺性高、常處於提防戒備的狀態等。
有時候這些身心反應會影響當事人或目擊者的睡眠質素,令人難以入睡或時常在睡夢中驚醒,亦可能使人感到煩躁不安,容易發脾氣,以及難以集中精神等。
這些症狀其實是個人在遭遇重大變故時的自然反應,一般會隨時間慢慢消逝,處理這些短暫的症狀可以嘗試以下的舒緩方法:
- 參與一些能夠幫助自己減壓的活動,如聽音樂、做運動、找能夠信任的人傾訴等。
- 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習慣。
-
從正面積極的角度面對生活上的難關與壓力。
若過了一段時間後情況仍然持續,或對日常生活構成一定影響,請尋求專業人士(如臨床心理學家及社工)的協助,讓當事人或目擊者能夠早日接受評估服務及適當治療。 |
|
兒童經歷創傷事件後有甚麼心理反應? |
|
家庭暴力的發生對孩子影響深遠,很多時候,孩子限於自己的年齡和能力,未能積極應付家庭環境的轉變,這種被動的狀態,可能會引起孩子內心的一些無助感與不安。對於突發性的暴力事件,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包括以下幾種常見的心理反應:
1. 孩子可能會在腦海中重覆浮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思想或影像,時常發惡夢或在遊戲中映射與創傷事件相關的事物。
2. 孩子可能會特別抗拒面對或接觸與創傷事件相關的事物,躲藏在自己房間,不願上學,或特別依賴能夠信任的人,甚至出現倒退性行為,如遺尿、吸啜指頭等等。
3. 孩子可能會情緒異常波動,常常哭鬧,脾氣暴躁,容易感到害怕,常處於驚慌緊張的狀態,或者有睡眠問題(如失眠或容易驚醒),難以集中精神,成績倒退等等。 |
|
我能如何幫助孩子? |
|
- 留意孩子的行為及情緒表現,以及特別的警號或異常行為,如睡眠問題、學習能力減弱、情緒波動及發脾氣的情況等。
- 聆聽孩子的傾訴,理解孩子的感受。
- 為孩子安排作息有序的生活,協助孩子適應新環境轉變,及予以支持。 在面對困難的轉變時,孩子與你都需要互相協助、體恤及支持,如發現孩子情況持續或轉差,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服務,如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等,讓孩子能夠早日接受評估服務及適當治療。 |
|
|